欢迎访问3777金沙娱场城

“创新一号”上天记--记哈工大两校友

2005/01/06 1753
 刚刚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中国航天2003年10月21日11点16分再传捷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二星和“创新一号”小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升空。
    当时国人正陶醉在5天前中国载人飞船凯旋的喜悦之中,“创新一号”这颗体重不到100公斤的微小卫星的成功发射,似乎没有引起大众的太多注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国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校友)却高度评价这颗卫星的非凡意义:“创新一号”是中国科学院自主投资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微小卫星,她开创了我国非航天专业单位自主研制小卫星的新模式,丰富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形式。

               

    中国科学院在1997年底就通过了特别支持重大项目“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及其应用系统”的立项,准备研制一颗双向数据通信的小卫星“创新一号”。为了实施该小卫星的设计及研制,由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为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技术研究所)和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上海的航天局和邮电管理局成立了小卫星项目领导小组及小卫星工程部。
    从工程部正式成立到卫星发射上天,4年多的历程,在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的氛围中,“创新一号”工程部形成了一支坚强的团队,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评为先进集体,实现了中科院给该课题制定的出成果出人才的既定目标。

    在“创新一号”4位主任设计师中有两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友:

    主任设计师梁旭文承担了星上通信分系统和地面系统天地一体化的技术任务。星上技术有难度,而地面系统“四站一中心”地域分散,工作量大,人手不足。他胆大心细,勇挑重担,终于做到了星上设备无故障,地面系统成龙配套,取得了星地一体化圆满成功的好成绩。在进行整星联试和星地对接试验的关键时刻,惊悉儿子患有白血病,他强忍眼泪,安顿儿子住院,告别妻子,又战斗在岗位上。

    梁旭文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创新一号’小卫星星地通信测控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参评了200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1969年出生的梁旭文研究员1996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3777金沙娱场城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一直从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创新一号”小卫星的总体设计与通信测控应用技术研究,和星座通信系统预研等工作。
 
    当“创新一号”发射成功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小卫星工程部研究员梁旭文刚从太原卫星发射基地返沪,欣闻“神舟”五号成功返回,欢欣鼓舞之情溢于言表:“‘神舟’五号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更加响亮!”身处航天科学的兴起时代,梁旭文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虽说我们已跻身航天强国之列,但与欧美相比尚存差距。为此,我们还应更加努力,为中国的航天科学开拓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主任设计师段登平为工程总体各大系统协调苦思冥想,使结构设计和计算经受整星试验的检验,星箭分离机构几度化险为夷。热控封闭方案温度高,他虚心接受专家指导大胆改成开放式,并创造性地采取恰当散热措施;他将高效太阳能电池用于电源系统,节能并满足了整星电源分配的需要。

    段登平梁旭文作为第五、第六完成人的项目“‘创新一号’低轨通信小卫星”参评了200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1966年出生的段登平研究员1996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第二研究室室主任;创新项目经理。中国科学院小卫星工程部副总设计师兼总体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十五863计划 信息技术领域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专家。